首都医科大学考研(首都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




首都医科大学考研,首都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

本刊讯(通讯员杨雪良韩滢)近日,16岁TRAF1-ALK融合基因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患儿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年的正规治疗,目前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2007年,患儿出生时肚子上有块片状白斑,伴有脱屑,多次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干燥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曾外用药物擦洗、涂抹,均无明显改善。5年后,小姜腹部的白斑样皮疹蔓延至全身,脱屑明显,同时出现单侧眉毛脱落。此后几年,父母先后带孩子到北京多家三甲医院皮肤科就诊,后经皮肤活检,被诊断为罕见病蕈样霉菌病。该病又称蕈样肉芽肿,是一种原发于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通过干扰素联合甲氨蝶呤片、加用光疗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背部皮肤有所好转,但四肢皮肤仍无改善。2020年初,因各种原因,患儿停止了光疗,背部皮肤红斑出现反复,期间尝试口服中药治疗,也无改善。

2021年春节期间,患儿病情迅速恶化,枕部出现拳头大小包块,伴有破溃,精神状态明显变差。抱着最后的希望,父母带着患儿来到了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内科段彦龙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

入院后,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内科淋巴瘤诊疗团队,重新为小姜做了病理、基因检测,并复习了之前的皮肤组织病理。肿瘤内科联合病理科、超声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皮肤科等开展多学科会诊,通过颈部淋巴结切除及皮肤活检以及基因检测,答案终于真相大白:他得的其实不是蕈样霉菌病,而是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已经是晚期,伴全身多部位受累。而患儿罹患的是TRAF1-ALK融合基因阳性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极为罕见。

2021年3月,经过1个疗程的化疗,患儿的枕部包块完全消失,一般情况明显好转。目前,患儿已正规治疗2年多,已不需要化疗,正在给予靶向药物口服治疗。疾病处于完全缓解状态,无新发皮疹出现,原有皮损已基本愈合,脱屑、瘙痒症状均消失,同时生长发育良好。

段彦龙教授介绍,蕈样霉菌病发病率低,文献报道约为百万分之四,好发于中老年人,儿童中鲜有报道。而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成人少见,起病方式多种多样,其中部分以皮疹、淋巴结肿大起病,确诊难度大。儿童与成人从疾病谱到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其特殊性,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因此建议儿童疾病到儿童专科医院或儿科就诊。

编辑 |任嘉霖

责任编辑 |任嘉霖

审核 |韩静

首都医科大学考研(首都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资料网 » 首都医科大学考研(首都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