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考研(自然地理考研科目)




自然地理考研,自然地理考研科目

三边高,一面低

闽西山地就像一块方形地毯,东北角被人高高拎起,从而导致整体地势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明显倾斜的态势。总体来看,闽西东部的地势最高,主要为玳瑁山北段和博平岭,闽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大多数集中分布在这里,有300余座;其次是北部和西部,以武夷山脉南段及其支脉松毛岭等为主要骨架,建构了平均海拔在400—1000米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势;中部和南部则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不足240米,尤其是永定南部的汀江出境口,以69米的海拔成为闽西海拔最低点。如此三边高、一面低的地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内河流的走向,使得汀江和九龙江等大江大河均自北向南沿断陷谷地经年不息地奔腾…………

受早期燕山运动等大构造运动的影响,闽西境内隆起带发育,武夷山脉南段、松毛岭一金鸡岭、玳瑁山、天宫山一岩顶山一茫荡洋、博平岭五大山岭自西向东依次排列,受北东向构造影响,山体皆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且基本平行,形成五岭斜贯的地貌格局。在各山岭之间,分布着一系列宽窄不等的长廊状谷地和断陷沉积盆地。串联这些谷地盆地的,是众多的溪流,如雁石溪、万安溪、文川溪等,它们大都汇人汀江、九龙江和闽江等大河,沿河山体所受流水切割作用十分显著。

这5座山岭的平均海拔在800—1200米,其中以玳瑁山中段的梅花山为最高,其主峰 狗子脑海拔1811米,是闽西最高峰。由于大地构造同属永梅拗陷,在燕山期发生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岩喷发,因此,五大1岭的岩石组成主要是花岗岩,其次是火山岩和石英砂岩、石英砾岩。

长廊状谷地

闽西的地貌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在山岭延伸出的许多支脉之间,陈布着大小不等的椭圆形或马蹄形盆地,它们彼此相连,或沿山间谷地一字排开,或沿河谷错落散布,形成长廊状谷地和分布其中的河谷平原,共4组。具体来说在博平岭与天宫山一岩顶山—茫荡洋之间,分布着白沙、雁石溪、新罗城关、坎市、湖雷、永定城关等盆地,构成了九龙江上游雁石溪谷地和永定河河谷地;在天宫山一岩顶山一茫荡洋与玳瑁山之间的万安溪谷地和黄潭溪谷地则是由万安、步云、古田、大池、溪口、白砂、太拔和稔田等小盆地相接而成:在玳瑁山与松毛岭一金鸡岭之间,是文川溪谷地和旧县河谷地,谷地较为宽阔,这一组还包含了连城城关、朋口、新泉、旧县和上杭城关等面积较大的盆地;

在松毛岭一金鸡岭与武夷山脉南段之间,是汀江谷地,这个谷地相对而言宽度也比较大,其中含新桥、长汀城关、策田、河田、濯田和官庄等盆地,由于受斜贯闽西的五大山岭走向的控制,这些长廊状谷地的展布与山岭的山脊线走向基本一致贯穿于长廊状谷地中的河谷平原相对平坦开阔,一般宽度在1000—2500米,地面相对延河谷两侧略微向内侧倾斜,呈条状带延伸开来。面积较大的河谷平原主要集中在龙岩盆地,连城盆地和北团盆地的河谷两侧;此外,长汀,武平,上杭和永定等盆地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由于坡积物和沉积物的长期堆积,形成了10-20米高不等堆积厚度,进而孕育了河谷平原的肥沃土壤。这些地区热量充足,降水充足,灌溉条件较好,满足一年两熟的生产条件,是闽西水稻稳产高产的集中生产区域。

自然地理考研(自然地理考研科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资料网 » 自然地理考研(自然地理考研科目)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