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有辐射吗(核医学科有辐射吗?)




核医学科有辐射吗,核医学科有辐射吗?

2021年6月,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加快推广核医学科建设,2025年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到2035年实现“一县一科”。核医学科是未来医院、尤其是三级综合医院的标配。

核医学是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由诊断和治疗两部分组成临床核医学,其应用范围覆盖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骨关节系统等,特别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诊断核医学包括内容:PET/CT显像,SPET/CT显像和体外血清检验分析。用于肿瘤、心血管、神经、呼吸、消化、骨骼、内分泌、造血、泌尿生殖系统等的检查(如全身骨扫描、心肌灌注显像、脑灌注显像、肾动态显像、甲状腺显像、心功能显像、亲肿瘤现象、肺灌注显像等)。

治疗核医学包括内容:治疗甲亢、甲癌、肝癌、前列腺癌、转移性骨痛,应用的元素有碘131治疗、89锶、镥177、镭223、钇90等。

核医学科利用核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医院主要的医技科室之一,核医学的发展将是医院发展的重点学科之一,因此如何做好核医学科的建设也成为医院基建工作的关注重点。

核医学科室设计基本思路

核医学的诊断检查是选用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引入体内,采用扫描技术、闪烁照相技术或计算机断层技术,观察放射性物质在体内和脏器内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从而诊断脏器是否存在病变及研究病变所在的位置。

核医学的内照射治疗就是选择合适的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直接置于病变部位实行放射治疗。放射性核素虽然穿透性小但容易造成局部组织坏死,且在对放射性物质进行操作时,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如果与它接触或者这些物质进入了人体内部,就可能产生可观的照射剂量率,一旦放射性的物质被摄入体内将会连续的照射人体直到放射性衰变完或者放射性物质被全部排出体外为止。如果要从建筑的角度实现对辐射的防护,这种情况无疑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核医学科室的平面布局

1

核医学科室的基本要求

核医学科室的位置既要求相对独立,又要和其它科室方便联系。从放射防护的角度来看,它的位置应尽可能独立设在人迹较少的地段,而涉及核医学诊断的患者是各种各样的,因此它的位置也要考虑患者就诊的便利,一般来讲应远离食堂、宿舍等生活区,便于同位素源的进入和放射性废物、废液的除污和处理,因有放射物的散出,需考虑风向,最好设在其病房生活区的下风向。

2

核医学科室的洁污分级

分区用房名称
清洁区登记室、等候处、诊察室、办公室、治疗室、储藏室
中间区功能测定室、候诊处、扫描室、照相机室、计量室
污染区卫生通过室、储源室、分装(源)室、标记室、洗涤室、注射室、治疗病房

核医学科室不同房间的放射活性是不一样的,为了减少射线在科室内部的污染,在进行科室空间组合时需要 按放射活性对科室的房间进行分类,以便洁污分开。

3

核医学科室的平面布局

核医学科一般宜单独建造, 如与其它部门合建时,应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首层,自成一区,并应有单独出入口。其科室的最大特点是由于同位素源活性的不同, 房间的布置必须洁污分开。房间组合的原则一般是: 无活区(清洁区)>>中低活区>>高活区(污染区)。污染区应设于尽端,并应有储运放射性物质及处理放射性废物的设施,不同活区之间要设 卫生通过室

大多已建成的核医学科都采用走道式的平面形式,这种平面有利于形成相对独立的分区并明确人流、物流、气流的走向。

▲ 点击查看:【德品医疗股份】为中国医院打造更智慧的护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核医学科室主要功能用房

1

储源室

是存储放射性同位素源的房间,该房间的地面、墙面、顶棚均应采用 耐火材料,其厚度均应有能力屏蔽射线源的辐射, 表面光滑没有缝隙易冲洗,室内设有水泥储存池或储源柜,放射源多存放在储存柜的铅罐里,本室应设有 通风橱以排除放射性同位素的蒸气。

2

分装室

分装室宜紧靠着储源室,或将两者和二为一。其地面、墙面、顶棚的要求与储存室一样,室内设有工作人员为患者注射或服药前准备分装用的 通风橱从高剂量分装到低剂量,通风橱应有排气装置。分装室和测量室隔开的墙壁必须有 足够的防护厚度,比较经济的办法是 将分装室尽量设计得小一些。建议将分装室与样品测量室和洗涤室分开的目的是在操作放射性物质时避免射线对工作人员的照射。

3

标记室

对同位素进行标记,即在同位素中配入一定量药物的配置室,其工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风橱的设施同分装室,室内地面、墙面、顶棚等要求也与 分装室相同

4

内照射前装治疗室

内照射前装治疗室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镭、铯为患者作体内照射治疗。治疗的部位以口腔和宫腔为主,如治疗宫颈癌等,具体做法是由医生施行手术将放射性同位素源植入病人的病灶部位,从而达到照射治疗的目的。由于一个基本的疗程需时12~24小时,因此与这种治疗室相邻配套设有 具有辐射防护功能的病房

将患者从治疗台转移到病床上是经常会发生的问题,因为工作人员靠近患者时,会受到强烈的照射。因此,治疗台应有可卸下的活动顶板,以便将患者直接送往有辐射防护的病房。将放射性物质带到治疗室有两条不同的道路,放射源可以从设有保险柜的邻室送过来,故不需要带屏蔽的容器;没有保险柜的房间也应设有制备放射性物质和清洗玻璃器皿、容器的各种设备,沿特殊建造的专用走廊从分装室送到治疗室,以免污染主要走廊,送来的路线由治疗室和分装室的相对位置决定。

5

病房

核医学科的病房数量会与 医院的大小、各科室的专门化程度,以及 接受治疗的人次有关。但考虑到辐射防护的要求,一般 不宜超过25床。辐射防护的要求,患者通常住院治疗1~3周,住院的时间往往取决于所用的核素衰变周期,病房宜按不同的屏蔽等级一般分三级设置屏蔽的强度分别是450毫居里、150毫居里和、5毫居里。

为了避免门上的铅层太厚,在 患者的房间和走廊之间隔出缓冲区,用此墙来防护,这就阻挡了初级射线直接到达外门。 铅玻璃窗可设置在卫生区的隔墙上,用来观察在辐射防护室内的病人, 防护区内设有洗手池,病房内的 卫生间设有特殊防护下水管为包裹铅皮防护,可采用 PPR材质的管材代替传统PVC管材,以增加强度,最终排泄物进入衰变池。

防护措施

1

衰变池的建设及废物的处理

放射性废物处理的基本原则和途径

放射性废物一般仍具有放射性,如不加处理就排入市政管道和地面水域,就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甚至对当地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的影响。放射性废物处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各类废物的放射水平,给予一定的处理,尽量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量,降低放射性废物向环境的排放量,不得影响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放射性污物具有其它污物截然不同的特性,这些物质只能依靠自己自动分解而无法人为地改变放射性质。放射性废物处理的基本途径可分为:

01集中排放储存,使废物于环境隔绝起来;
02放置衰变,在不造成环境及人员危害的情况下,为放射性废物的衰变提供足够的时间;
03处理排放,经专业设备处理使废物的放射性水平降低到标准规定值以下,经监测合格后排出。

衰变池建设

传统衰变池根据水力学的中层原理设计成连续流的方式把一个衰变池分成若干格,水位达到一定高度使放射性污水向前流动。通过容量及水位口的控制,从进口到出口的流通过程满足放射性污水所需要的衰变时间。这种方法较为方便,但会对建设区域地下造成不可逆的污染,且后期拆除改造难度巨大。此外,对于改造项目,经常遇到建设用地不够,开挖衰变池较为困难的情况。

新型的成品衰变池 采用不锈钢成品水箱作为集水池,同样利用中层原理设计,通过计算机监测实现智能化控制,可以监测流量、水位、各项污染指标等参数,并实施智能化管理且具有实时报警等功能。安装时需先 在衰变池四周用混凝土浇筑防护墙后在防护墙内进行组装,这种方法 安装方便,且易拆除,减少了开挖难度,对于一些地下空间不足的改造项目具有较大优势。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也离不开基础建设,虽然我国核医学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因此我们作为基建工作者,更要为核医学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文/游颖骏 江苏省肿瘤医院

END

发布于:北京市

核医学科有辐射吗(核医学科有辐射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资料网 » 核医学科有辐射吗(核医学科有辐射吗?)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