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考研(暨南大学考研分数线2023)




暨南大学考研,暨南大学考研分数线2023

11月12日,在温州举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100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等为获奖者颁奖。第十六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南大学教授何蓉蓉荣获该奖项。

人物简介

何蓉蓉,暨南大学教授,任中医学院副院长,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疾病易感性及中医药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担任Phytomedicine(SCI Top期刊,IF=5.340)、Front. Pharmacol.(SCI 期刊,IF=5.810)副主编,BMC Cancer编辑,APSB等期刊青年编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

数十年如一载

聚焦中药药效学研究

何蓉蓉多年来从事中医理论和氧化应激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从情志应激增加“疾病易感性”的独特视角,创新和建立了适合中医药作用特点的动物模型用于中药药效评价。

正是因为数年来坚持基础原创,聚焦中药药效学的研究,何蓉蓉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荣誉。她在Nat.Chem. Biol.、Nat. Commun.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相关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资助。授权专利21项,2项实现转化,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广东省丁颖科技奖、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奖项。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首届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暨南大学王宽诚青年学者等人才项目。

何蓉蓉教授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谈到现如今急功近利的科研风气时,何蓉蓉认为药学虽然是应用性较强的交叉学科,但也需要基础研究的支持,需要给予科研人员较充分的自由。因为追求短期成果、急功近利的科研评价模式,将会削弱基础研究水平。她希望高校在开展科研过程中,应当认同长期潜心从事研究工作,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的科研人员,支持他们对科研事业的执着和担负社会责任。

在何蓉蓉心中,科学研究最大的动力,是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发自内心的极致热爱,是内心深处渴望探索未知、寻找答案的本能。这是她步入科研的初心,即便前方是一片“无人区”,她也要不断地摸索、试错、再突破,“冷板凳”也要把它坐热!

学习永无止境

科研路上不断攻关

2000年,高中毕业的何蓉蓉出于对药学的热爱,背起行囊,独自一人从江西老家到沈阳药科大学求学。二十余年过去,岁月没有在她的眼角眉梢留下风霜,却沉淀出她对科学纯挚求知的无尽热情。

学不够,似乎一直都是何蓉蓉做科研的原因之一。在本科阶段,何蓉蓉早早决定继续深造;因为她觉得自己学了快四年的药学,却好像还没摸到“药味”,根本不够。2004年,何蓉蓉以第一名的成绩如愿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的硕士研究生,跟随姚院士在沈阳药科大学和深圳清华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不满足于硕士所学,何蓉蓉又在直博后跟随姚新生院士来到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

谈到她的博士课题——“王老吉凉茶为什么会泻火”,当时身边很多老师都提醒她:“你做这个拿不到博士学位,因为这个项目没有开展过,没有模型。难度很大。”但她想,一直以来,“降火就用王老吉”的广告深入人心,而何为降火以及其中降火的机制却得不到合理解释,也没有人做过这方面工作。抱着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知若渴的精神,何蓉蓉义无反顾地接下了这个项目。

正在观察病理改变的何蓉蓉

为了完成这个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何蓉蓉从翻阅古书典籍开始,在中医复杂的上火类型中抽取共性内涵,不断整理所查阅的古书,并将认识写为综述深化理解其中含义。同时先从理论上理解了相关概念,再去找具体的实验方案、技术,来解决突破难题。两年后,经历了多次投稿,论文终于见刊,其中的很多意见直至今天仍被国内学者沿用。

“实验中困难是习以为常,失败是正常,有好的结果才是偶然。但是我们的科学实验不同的地方在于,允许你试错。此路不通,那我再开一条路,开到一条通的为止。

在何蓉蓉的科研道路上,“热爱”“学无止境”是永远的关键词。只有源自内心的真挚热爱与不间断的学习,才能支撑科研工作者排除一切干扰,克服各种困难,矢志不渝、精益求精地探求真理。博士毕业后的十余年间,何蓉蓉坚持阅读、吸收新知,还多次外出访学,拓宽视野。直至今天,她依然要求自己的团队是一个“学习型”团队。这一简单而有力的方式,使她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

成为“杰青”的路上

最强团队一路相伴

2021年,何蓉蓉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相比结果,申报的过程更令何蓉蓉难忘和珍视。学术方面,这是一个整理总结科研思路、审视自己学术影响力、做好未来规划的机会;生活方面,这是对自己时间规划的挑战和训练。2019年12月开始申报的时候,何蓉蓉刚刚结束孕期。因为3月就要提交项目标书,刚坐完月子何蓉蓉便跑回办公室动手撰写,隔几个小时就得跑回家喂宝宝,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顶着巨大的压力,何蓉蓉最终还是成功拿下项目基金,成为暨南大学第六位国家杰出青年学者。再次回顾这段经历时,何蓉蓉总结出了成功的“秘诀”:面对行政、科研、育儿等多重任务,单靠个人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团队的支持。在她看来,家庭是团队,实验室是团队,行政岗位同样是团队,这才是她在面对冗杂事务的同时仍能专注科研事业的保证。

何蓉蓉教授科研团队

“寒窗十年苦,潜心磨一剑”,学术思想活跃、研究水平高、富于创新和敬业精神的科研团队是何蓉蓉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在平台建设和研究方法上,他们坚持原创,形成特色,拓展了药效评价方法,服务社会。近年来,该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项目资助,申请和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组建了“广州市中药抗应激活性评价平台”和“广东省疾病易感性及中医药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其研究成果获201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和201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成果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

科研感悟:

何蓉蓉认为,药学虽然是应用性较强的交叉学科,但也需要基础研究的支持,需要给予科研人员较充分的自由。因为追求短期成果、急功近利的科研评价模式,将会削弱基础研究水平。高校开展科研过程中,应当认同长期潜心从事研究工作,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的科研人员,支持他们对科研事业的执着和担负社会责任,这也是能够提高和追赶发达国家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科技报、广东科技工作者

暨南大学考研(暨南大学考研分数线202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资料网 » 暨南大学考研(暨南大学考研分数线2023)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