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硕(中国人民大学法硕非法学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法硕,中国人民大学法硕非法学分数线

⭐️星标一下自然之友,第一时间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

▲2022年2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律诊所本学期的第一课开讲,课程教学团队合影

2022年6月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开设,自然之友共同参与的环境法律诊所课程,随着各小组案源诉前准备汇报的完成圆满落下帷幕。

本学期的课程因为疫情影响,自然之友团队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工作,这丝毫不影响老师和同学们的上课热情。在本学期课程中,自然之友法律团队主要负责开发和教授环境法实务部分,包括案源分析、信息公开、选案会及起诉书和证据材料准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学期的精彩瞬间吧。

2月22日

我们开课啦!超有“爱”的日子,环境法律诊所新学期第一课开讲啦!

▲点击图片回顾

3月15日

自然之友法律团队向同学们介绍了自然之友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涉及的领域有污染防治(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案件,每个案件均反映了不同的态环境问题和法律制度性的问题。同时,自然之友还向大家介绍了策略性诉讼、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和影响力。

▲点击浏览高清大图

3月22日

信息公开是实践中最常用最基础的获取案源信息的手段。在本堂课中,自然之友法律团队的同事向大家介绍了信息公开基础知识、操作运用以及救济手段。同学们根据此前领取到的案源进行信息公开模拟,展示每组的分析过程,之后在自然之友法律团队的指导下进行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模拟练习。

01

02

03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3月29日

本次课程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专题,自然之友法律团队向同学们介绍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案件的特点,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地下水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标准。同时,自然之友的同事们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案件的证据搜集和组织。此外,重点介绍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案件环境司法鉴定的重难点。

01

02

03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4月24日

本次课程是案例分享课,自然之友法律团队给同学们分享了前沿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例,绿孔雀预防性公益诉讼案例,连云港蓝色海湾生物多样性保护案和移动污染源公益诉讼案例。

▲点击浏览高清大图片

5月24日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模拟调解会的作用,感受环境公益诉讼纠纷的复杂性,以及训练同学们的法律技能,本次课程基于自然之友已结案的三个真实案例,开展了模拟调解会。

▲点击浏览高清大图片

5月31日

经过一学期的案源跟进,通过书面调研、信息公开等途径收集案源信息材料并进行分析,准备充分、逻辑清晰,同学们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选案会。在此次选案会的基础上,同学们开始准备起诉书和证据,将在结课时呈现。

▲点击浏览高清大图片

6月7日

最后一次课程,同学们展示了各组的起诉状和证据。

▲点击浏览高清大图片

本学期课程亮点

本学期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律诊所课程同学共分六组,自然之友给到同学们六个案源线索跟进。其中有两个新类型的案源,一个是某企业违法取水的案例,另一个是某企业上报能源消耗数据造假的案例。

自然之友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案由一般是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或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人大的师生与自然之友法律团队伙伴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

▶ 企业违法取水的违法行为和企业谎报能源消耗数据▶ 行为提起诉讼是否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案由契合?

▶ 违法取水到底造成了什么损害后果?

▶ 企业谎报能源消耗数据导致什么环境问题?

▶ 企业谎报能源消耗数据能否证明企业单位能耗超标?

▶ 真实的能耗数据如何获取?

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竺效教授、李修棋老师、曹炜老师等教学团队对课程的用心设计和邀请,感谢所有同学的参与和付出,感谢外部专家和嘉宾莅临分享,感谢每一位同学与自然之友法律团队共同成长。

期待未来在推动环境法治的道路上,自然之友能和大家再相遇!

—END—

动动手指 点亮星标★

I want a star

中国人民大学法硕(中国人民大学法硕非法学分数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资料网 » 中国人民大学法硕(中国人民大学法硕非法学分数线)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