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生(经济学研究生院校排名)




经济学研究生,经济学研究生院校排名

为加强经济学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2022年1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举办了“2022中国经济学人经济学国际前沿论坛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22国际合作论坛”。此次论坛由《中国经济学人》编辑部承办,《经济科学》编辑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协办。

本次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经济发展”为主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前沿问题,凝练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经验,探讨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学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原创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动力和理论支撑。

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崔建民,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论坛主旨演讲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李稻葵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研究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兼秘书长Ludger Schuknecht教授,苏黎世大学经济系Mathias Hoffmann教授,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士Oliver Linton教授。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主持;中文主旨演讲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主持;英文主旨演讲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秦雪征主持;会议总结暨优秀论文颁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学人》(China Economist)主编张其仔主持。

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崔建华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崔建民以及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科学》主编董志勇分别致辞。崔建民局长在致辞中指出,二十大后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开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个节点上举办此次论坛,有利于深入分析重大经济学国际前沿问题,探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对策。董志勇副校长的致辞中同样谈到,疫情肆虐、地缘冲突、能源危机等问题使全球经济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作为经济合作的倡导者以及全球治理的践行者,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各国现代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本次论坛恰逢北大经院建院110周年,旨在通过中外学者的思维交锋与观点碰撞,为中国智慧提供走出去的平台。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 崔建华 主持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 崔建民 开幕式致辞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科学》主编 董志勇 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过后,备受期待的主旨演讲环节正式开始。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国内外多位重量级专家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他们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经济问题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做了题为《科学认识我国现阶段面临的战略机遇期》的主旨演讲,从客观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方位、科学认识现阶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应对挑战三个方面展开叙述,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的同时其机遇也是前所未有,要保持战略定力与历史耐心,实现高效、安全、协调、开放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张辉 主持中文主旨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 刘伟 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教授发表了题为《政府与市场经济学: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科贡献》的主旨演讲,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重大事件,具备推动经济学思想、理论、学科创新的潜力,并着重从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视角详细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经济学学科发展的贡献。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 李稻葵 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研究员发表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过去与未来》的主旨演讲,阐述了中国工业发展的两个重大转变——以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演进到以人民为核心的现代化、以工业技术经济范式为主演进到以数字经济范式为主,总结了以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和工业技术经济范式下工业的发展成就与问题,展望了以人民为核心的现代化和数字技术范式下工业发展的融合式、平台化、绿色协同新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史丹 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与世界意义: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精神文明协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道路,并以新结构经济学作为理论参考,从比较优势出发提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论证了该路径可以兼顾效率与公平,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部内涵,最终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道路参考,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格局。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林毅夫 主旨演讲

四位专家的主旨演讲既有高瞻远瞩的站位,又有详实严谨的论证,加之深入浅出的讲解,与会者无不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主旨演讲过后,《中国经济学人》编辑部副主任梁泳梅以及《经济科学》副主编杨汝岱分别介绍了《中国经济学人》《经济科学》两本学术期刊。梁泳梅首先介绍了《中国经济学人》的基本情况,然后阐明了期刊的办刊宗旨,即致力于向全球传递中国经济学与管理学最前沿研究进展,搭建中外学者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和研究阵地;创刊以来,期刊精选主题阐述中国发展道路,极大推动了中国学者、中国学术走出去,成为了中国经济学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受到国内外评价体系的广泛认可。杨汝岱详细介绍了《经济科学》的基本情况与发展沿革、办刊宗旨及选稿原则、期刊定位和选题范围,指出该期刊是一本坚持学术导向、立足现实问题、支持多元方法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刊物;另外就投稿者关心的稿源及录用情况、审稿流程与周期等做了详尽说明。

《中国经济学人》(China Economist)编辑部副主任 梁泳梅 期刊介绍

《经济科学》(Economic Science)副主编 杨汝岱 期刊介绍

英文主旨演讲环节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秦雪征教授主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兼秘书长Ludger Schuknecht教授进行了题为“Debt Sustainability: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的主旨演讲,从全球视角出发,结合老龄化趋势分析了债务可持续性问题及其对政府财政风险的影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秦雪征 主持英文主旨演讲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副行长兼秘书长 Ludger Schuknecht 英文主旨演讲

苏黎世大学经济系Mathias Hoffmann教授进行了题为“Capital Flows and Housing Markets: A Global Perspective”的主旨演讲,探讨了资本流动与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关系,分析了影响房产价格的国际性因素以及它们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的表现。

苏黎世大学经济系教授 Mathias Hoffmann 英文主旨演讲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士、经济系的Oliver Linton教授,进行了题为“The Dynamic Autoregressive Model of Market Liquidity”的主旨演讲,分析了股票市场Amihud非流动性的经验性质,并基于一个动态模型进行了估计与推断,测试了永久或暂时性变化的动态事件效应。作为各自领域内的杰出学者,三位海外专家带来了他们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在财政、房地产、股票市场等受到普遍关注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内给了听众很大启发。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士、经济系教授 Oliver Linton 英文主旨演讲

下午三点,分论坛正式开启。本次论坛自开放投稿后,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积极响应,收到了百余篇优秀的海内外来稿。经过初选,最终有18篇论文脱颖而出,进入到了本次分论坛的宣讲环节。根据中国式现代化对经济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分论坛设置了“创新发展”、“协同发展”、“绿色发展”以及“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四个主题。分论坛开启后,各个会场的汇报以及点评环节开展地如火如荼,在精彩的论文宣讲以及专家点评过程中,每位在场的参与者都感受到了浓浓的学术氛围,受到了莫大的学术启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其仔研究员在闭幕式环节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并对优秀论文进行颁奖。张其仔研究员表示,这是一次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交流盛会,取得了超出预期的理想效果,有力推动了经济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他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专家、各位学者的热情参与致以诚挚的谢意。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张其仔 会议总结

本次论坛的三篇优秀论文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按第一作者姓氏笔划排序)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张中祥,王梦佳奇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与社会资本参与——基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投资项目数据的研究》;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谭小芬,张坷坷,王雅琦,杨措的《数字金融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熊婉婷,张家诚,孙靓莹的《龙的礼物:中国海外贷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获奖论文作者代表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

获奖作者王梦佳奇、谭小芬、熊婉婷 发表获奖感言

本次论坛内容精彩、反响热烈、组织有序,有力发挥了学术期刊推动国际学术交流的阵地作用。

经济学研究生(经济学研究生院校排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资料网 » 经济学研究生(经济学研究生院校排名)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