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9所985调剂计划3565个!考研走向调剂化,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请看!9所985调剂计划3565个!考研走向调剂化,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早在2月底就已经公布了,国家分数线也在3月上旬发布。34所高校的高校自划定的复试分数线,以及1200多所高校的院系复试分数线,都基本公示了。

虽然全国考研调剂系统还没有正式开通,但是,一些高校已经发布了今年招生“缺额”的数据。其中,一些985工程大学的“调剂”计划数量之多,令人震惊。

据不完全统计,兰州大学需要调剂的人数达到了1496人,占全部招生人数5200人的约28.7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需要调剂的人数也有352人,占全部招生人数3453人的约10.19%。

天津大学有303人需要“调剂”,达到了6.30%。中国农业大学有216人需要“调剂”,占比5.68%。

9所985工程大学共有3565个招生计划需要“调剂”,平均每所高校就有396人。占全部招生计划47638个的7.48%。这个数据,还是非常令人震惊的。

如果考虑到全国1270多所本科院校的总量,每所学校均有396人参加“调剂”的话,调剂总量将达到502920人。然而,“双非”高校和“四非”高校的调剂人数是相当大的。

要知道,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水平大学,需要“调剂”的人数可能会更多。

实际上,根据教育部统计的数据,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是110万人,也就是说,全国考研需要调剂的人数占比高达45.74%。

然而,实际上需要调剂的数据可能比这个更高。出现这种情况,既反映了全国“考研”的形势空前“火爆”,也反映了考研招生过程中的尴尬的现实——一方面,高校要完成招生计划,一方面,大量人员参加“调剂”,浪费了国家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如果从2021年算起,至2023年的23年时间里,全国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数达到了4425.4万人。

从保守的角度看,参加考研“调剂”的人数也有2000多万人。这说明,全国考研必须“降温”了。

考研“降温”应该怎样才能够顺利实现呢,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

第一,要改变企业、事业单位招聘员工的观念和标准。

企业、事业单位要全面改变招聘员工的观念,有些岗位并非“文凭越高能力就越高”。本科学历在很多企业、事业单位,已经是足够用了。

本科学历的员工,还可以通过在职继续学习,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只有少数岗位,需要高学历的人才,这些岗位的员工来自高校培养。

第二,要改变全社会的“唯学历论”“唯文凭论”的观念。

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要实现社会观念的改变,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通过引导,逐步实现。

全社会要形成“唯才是举”,而不是“唯文凭是举”的价值观。要提倡社会人才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为价值取向,而不是单纯通过“文凭”和“学历”来完善自我的倾向。

第三,提升本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增加职业教育比重。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质量偏低,部分在校的本科生在课堂上基本上是“睡”过四年的,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够适应本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呢?

本科教育主要以理论为主的状况,必须改革。要对所有的本科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增加职业教育的比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未来岗位的能力。

第四,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层次进一步提升,防止“注水”。

目前,所谓国外“水硕”“水博”的说法很多,国内硕士研究生招生每年都突破了100万大关,博士研究生招生每年已经达到了近14万人。

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水硕”“水博”的现象必然增多。我们需要的不是高“学历”人才,而是高科技的“实用”人才。

总之,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结构的全方位调整,需要想方设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真正人才。

全社会都要来思考这个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这种不合理的现状才有可能真正提到解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资料网 » 请看!9所985调剂计划3565个!考研走向调剂化,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