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怎么样)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怎么样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

将科技成果成功进行商业转化,一直以来都是全球难题,从技术成熟到市场成熟,间隔着的鸿沟成为很多初创型科技企业折戟沉沙的“死亡之谷”。

面对正在迅速成长的市场规模,只有硬核技术并非长久之计,还需要足量的资金辅以成熟的商业模式,为研发主体积蓄足够的力量,完成跨越“死亡之谷”的关键一跃。

专注于肿瘤微创手术领域的山东卓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近期收获满满,不仅“肿瘤微创手术导航机器人”项目获批青岛市未来产业培育专项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不久前还获得了2000万风险投资意向。企业一路高歌成长的背后,除了自身核心技术过硬,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的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以下简称:产研院青岛)的拉动与赋能亦不容忽视。

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新型研发机构激发创新活力

站立于崂山这块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高地,总能同时触摸到产业前沿和科技创新的脉动。目前,崂山已经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科创资源最密集、科创产业最雄厚、创新动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一批批科创“生力军”让崂山产业集群规模蔚然成风。

“毋庸讳言,崂山区除了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它的产业也非常发达,围绕在国际创新园周围集聚了大批科创企业和上市公司,再好的种子也依赖土壤,对于我们来说,落地崂山必然是首选。”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执行院长赵宇波一语道破当初产研院落子崂山的原因。

产研院青岛作为集研发、教育、产业、资本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成立两年以来,从研发到产业,从资金到人才,从制度构建到推动转化,以产业技术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技术转化平台与产业服务体系,打造青岛产业升级的重要创新引擎。

面向智能制造、信息与智能融合、计算医学、绿色发展四大领域,聚焦青岛市智能家电、智能装备制造、虚拟现实、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六大产业链,形成要素汇聚、垂直融通、精准适配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体系。

崂山区在构筑动能转换发展新布局中,明确提出聚焦现代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现代旅游等领域,培育发展虚拟现实、智能制造、微电子、医疗器械制造等新兴产业。可以说,产研院(青岛)契合的正是当地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立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破解科研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

例如前文提到的卓业医疗,作为产研院(青岛)生态企业,不仅得到了发展必备的硬件设施支持,在人才支持方面,产研院还联络各大院校积极调动自有的人才引进渠道,并根据企业自身需求等特性,建立一对一的人才储备机制,保障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资源整合方面,为企业打造生态联盟,促进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产研院青岛平台的支撑下,卓业医疗在肿瘤微创手术领域,突破手术机器人现有定位精度的精准定位,实现核心技术重要突破,打破了国内医疗手术机器人行业现有的技术壁垒,解决了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产研院青岛开展“鸿雁行动”和“海豚计划”,与上市企业合作,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形成了头雁引领、雏雁随行的完备产业集群,作为第二大股东创建国家高端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参与建设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青岛基地等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全面引领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引领成效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生态蔚然成风。

力破转化难,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跑”进市场

当谈到产研院青岛主要职责时,赵院长语气诚恳而坚定:“作为新型研发机构,我们做的工作主要就是把技术做成产品,并支持产品进一步商业化,实现科技成果取得商业成功”。

科技成果转化往往是打通科技创新价值链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投入市场的“最初一公里”,对于科创企业来说最艰难的时期也正是这两公里的路。

总部位于北京的智工场正在国际创新园内的办公场地里紧张忙碌地推进山东地区的项目进程,这个由几名“海归”创建的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年轻团队,致力于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电机的智能管理,经过多年打磨,技术实力已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对于这类高精尖科研人员来说,虽然在技术层面已经做到了极致,但做企业,是要将技术应用于市场,初级阶段需要“转化”能力,商业化阶段需要“经营”能力,概括来讲,他们需要一个囊括专利技术、政策、人才、产业、管理等要素的系统化成长平台。

产研院青岛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也是陪跑创业者的“同行人”。向智工场抛出橄榄枝后,智工场随即在青岛建立了研发中心,在这里他们获得的不仅是项目指导、科技创新以及资本支持,更重要的是后续不断的业务对接服务。

据智工场青岛研发中心总经理李林介绍,得益于这里工业数字化发展的良好条件,公司已经在产研院的帮助下对接了很多山东钢铁企业和港口企业,目前与鲁丽钢铁公司的一期合作进程正在快速有序推进中,迎接这群年轻创业者的将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和成长空间。

实践证明,市场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验证科技创新成效的 “试金石”。产研院青岛沿着“商业成功是检验技术创新唯一标准”的工作理念一路探索,初步构建起一套具有青岛产业发展特色的,有利于技术创新、产研资融合、商业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以创新创业活动为本,构建全过程管理服务体系。

建平台、搭桥梁、助孵化,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一所具备创新策源能力的新型研发机构,不仅要搭建一座座科技转化的“铁索桥”,也需要建立广阔平台,聚集各种创新转化的充沛资源,将它们整合在一起构建起极具生命力的创新生态环境。

以向上生长的姿态,产研院青岛这片科创主导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已初具规模。在这里,除了“大象”起舞,更多的则是“蚂蚁雄兵”穿梭奔波。

科创的小苗需要“孵化链”,小微企业需要“成长链”,发展过程离不开“资金链”,上市后再发展需要“服务链”,产研院青岛以“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整合产业基础、要素资源、人才技术、金融资金、优惠政策等各方面资源,护航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打造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壮大、成就了一批硬核高技术企业和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

8月18日,青岛华通图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引资混改签约仪式成功举办。华通集团、四维图新、产研院青岛等七位资方代表共同签署协议书,旨在加速推动以车城融合为核心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加快青岛打造智慧交通新范本。

在混改推进和落地过程中,产研院青岛匹配华通图新大数据服务优势与能力,针对企业前期政策引导与对接,本地落户诉求等难题逐一解决;为其找到生态合作伙伴,拉动产业集群资源共享协作,推动企业“产学研”人才引进,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并且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机会,比如华通图新最近参与的空天地海大数据、崂山区数字孪生道路等项目。

一座城市发展的创造力,离不开技术与产业的碰撞。一串串发展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企业案例,在产研院青岛与崂山创新脉搏共振下,成为了这片土壤“万物生长”的生动注脚,而未来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和壮大的产业规模,正持续积蓄着崂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创新动能。(白江葳)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怎么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资料网 »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怎么样)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