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研究生(延边大学研究生院)




延边大学研究生,延边大学研究生院

作者:中国山东-威海市立医院

“能够让肿瘤患者活得更长是我的使命,无论何种手术方式,能让患者活得时间更久就是我追求的目标。”作为一名有情怀的医生,威海市立医院肝胆外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乔建文在肝胆外科领域内奋斗了近三十年,以极大的专业热情,帮助患者战胜了病魔,创造了众多生命奇迹。

目标坚定 肝胆外科钻研近30年

熟悉乔建文的同事会开玩笑地说他是“老资格”,这说的是他在同龄人中沉浸肝胆外科领域已经27年了。1996年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乔建文成为荣成当地医院一名普外科的医生,之后人生按部就班地成家生子。“可以说我已经完成了一段时间内的人生目标,然后突然觉得特别迷茫。”有着执著事业心的乔建文决定树立新的目标,继续考研在专业上深造。 2000年乔建文成为延边大学肝胆外科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是当时医院的首个研究生,2004年入职市立医院肝胆外科,主要进行肝脏、胆道、胰腺、脾脏的疾病治疗。 除了腹腔镜胆囊切除,肝胆外科的手术基本都属于四级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乔建文举例说以到肝脏手术为例,有时候术中出血量较多,医生可以说是“浴血奋战”。而胰腺手术做完后看上去很成功但是风险后面,术后患者有可能因为胰瘘致大出血。“可以说肝胆外科的手术全程都充满风险,直到患者出院了我们才能放下一颗心。”乔建文说。

研究生毕业后20年,乔建文已经成长为市立医院肝胆外二科的中坚力量,大量患者慕名求诊,外科妙手的练就不是一蹴而就。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始终坚持基本功的练习。近年来腹腔镜微创手术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这就对医生的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早在研究生期间,乔建文就开始接触腹腔镜。与普通手术缝合不同,腹腔镜需要看着屏幕操作。“早些年练习条件差,我们都是利用电脑的外置摄像头,在屏幕上反向成像,再跟手术室借一些废弃的器具,盯着屏幕练习缝合,条件比较艰苦。”乔建文说,现在年轻医生的学习条件好了很多,有很多的手术视频可以观看,有专业的器具能够练习。 受到父亲影响,乔建文的儿子大学也选择了学医。“我非常喜欢我的专业,因此总会额外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乔建文总是叮嘱孩子,从医道路上能收获很多成就,但需要付出的更多,才能无愧于患者的信任和期待。

多项手术开创第一 专业道路上孜孜以求

目前,腹腔镜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市立医院的常规手术方式,肝胆外二科广泛开展了肝、胆、胰良性及恶性疾病的腹腔镜手术。这一系列腹腔镜微创手术可以说是从乔建文起了个头。

早在2015年,乔建文接待了一名肝左叶肿瘤的患者。“按照传统手术就是开腹腔进行大手术。”当时患者的身体状况比较适合进行腹腔镜手术,在征求了患者、家属的意见之后,与科室的专家交流,乔建文决定进行市立医院肝胆外科首例微创的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当时手术没有上级医生领着做,乔建文和同事在术前学习手术录像、看书,每一个步骤都要思前想后,每个穿刺、每一刀的深度都要异常谨慎,最终手术顺利完成。 做完之后,乔建文也没有离开病房,一直在观察患者的引流管,一夜没睡,第二天患者恢复良好。现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已经是常规手术,技术非常成熟。能够取得首例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的成功,靠的当然是积极的探索和持续的积累。在2005年,乔建文就开始接触腹腔镜微创术,不间断地进行摸索。2016年,他又完成了市立医院首例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腺尾切除手术。

“这项手术我们以前没这样做过,当然你们也可以考虑传统开刀手术。”“没事,乔医生,我信任你,就按你说的,做腹腔镜。”乔建文感慨地说首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的完成,来自于患者的信任。当时患者丛女士需要切除胰体尾,考虑到采取微创会对患者造成更小的创伤,乔建文提出了更适合的手术方案,同时也很实在地说明了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在患者充分信任的鼓舞下,乔建文和同事反复推敲治疗方案,力求事无巨细。胰体尾连着脾脏,脾脏的血管从胰腺通过。传统的切除胰体尾连着切掉脾脏去除血管很容易,但微创腹腔镜保留脾脏又保留血管,手术难度系数就会增高。“都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认为,医为信己者劳,是患者的信任推动了我技术的成长。”乔建文至今非常感激这名患者的信任。 最终,丛女士的胰体尾切除手术很成功,现在还经常和乔建文还经常联系。医生的进步离不开患者,有了患者的无限信任,医生可以放下包袱,全力以赴。

多“武器”上阵 让患者活得更久

目前,乔建文所在的肝胆外科涉及肝脏、胰腺等肿瘤的治疗,“我希望患者能称呼我为肿瘤外科医生。”他也一直将如何让肿瘤患者活得更长当作自己的使命,无论何种手术方式,能让患者活得时间更久是追求的目标。 如果说战胜肿瘤是一场艰苦的战争,需要的武器有很多种,不仅一把手术刀。多年的临床经验,乔建文认为肿瘤治疗是一个整体,手术比较重要,但只是治疗中的一环。近年来,乔建文对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的转化治疗倾尽心力。“有的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很大,本来是没有手术机会的,但如果我们通过介入、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将肿瘤缩小转化取得治疗机会,再进行手术,患者的生存时间就会更长。”乔建文表示。 2020年,乔建文接诊了一名68岁的胆管细胞癌女性患者,患者脾脏、胆囊上有肿瘤,肾上腺肿瘤转移,肿瘤的恶性程度高,生存期只有不足一年时间。经过化疗之后,尽管相关指数下降,但是老人身体坚持不住只能暂停化疗。“我们可以尝试转化治疗,让老人试一试口服化疗药、靶向和免疫药。”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再加上学习上级医院的经验,取得了患者家属信任,乔建文决定争取转化治疗。在这种综合治疗之下,患者的各项指标下降,肿瘤缩小。

2021年春节过后,患者的身体状况良好,询问是否可以手术,乔建文安排好了手术时间。手术前,他又重新复习病例,与影像科、病理科等探讨后完善相关检查。经过反复论证,患者从心理到身体状态都非常好,完全可以在无创伤的情况下保持现状,最后,凌晨时乔建文与家属确定手术延期。2021年10月,患者的肿瘤标记物指标上升,做了PET-CT后发现脾脏、胆囊都很正常,肾上腺、腹腔有淋巴结,患者家属再次希望进行手术,乔建文依然不建议,而是通过放疗,患者的肿瘤标记物又继续下降。 直到2022年9月,患者的相关肿瘤指标上升,此时所有的治疗都已经进行了,乔建文最终决定手术,将脾、胆囊切除,“通过术后病理可以看到,脾脏原本的肿瘤都已经消除,我们切除的是新长出来的肿瘤。由此说明我们之前的综合治疗是成功的、达到了转化治疗的目的。”乔建文说,患者原本不足一年的生存期,经过治疗后,目前状况依然很好,肿瘤转化治疗实现了肿瘤患者活得更长的目标。

求发展 临床科研走在前

乔建文的同行们都知道他做得很多手术和治疗都是在没有经验的前提下,一步一步摸索成功。 去年乔建文接诊了一名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患者的肿瘤很大,直径达到6.6厘米,侵犯了肝内血管。有了此前的胆管细胞癌转化治疗经验,在国内胆道系统的治疗指南尚未给出指导的基础上,乔建文征求了患者意见,在进行了新辅助化疗、靶向、免疫治疗之后,患者体内肿瘤缩小到直径4厘米,体积小了三分之二,血管边界清楚之后,取得了手术机会。术后病理显示,通过前期治疗,肿瘤已经大部分坏死。 就在这名患者出院之后,去年年底乔建文应邀在全省肝胆外科年会上进行课题分享。“我决定将这个案例治疗的全过程进行分享,前期做课件的时候查阅资料,去年9月份,欧美的最新治疗指南把免疫和靶向治疗作为胆管细胞癌综合治疗作了推荐,可以说几乎与我们是治疗是同时发生。”有了权威资料的支撑,在全省年会的课题分享上,乔建文的见解让很多同行表示大有收获。这也充分说明了,一个合格的医生按照指南治病,而优秀的医生则要走在指南之前。

乔建文对专业的热忱不仅仅停留在病房内。作为山东对口支援青海的医疗专家,乔建文曾赶赴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在三个月的对口医疗支援工作中,除了完成50多台手术,他每天都要带同事教学查房,发现不足之处,现场开讲,通过经典病例的分析以点带面讲授新理念、规范诊疗行为。而且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大讲座,进行学术方面的授课,全方位提高医院整体的技术水平。 繁忙的手术之余,乔建文身上也有很多社会兼职,在两个省内专业委员会中担任副主任委员,在不同的专业会议中学习先进医院经验,反哺自己的专业学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改变,正是孜孜不倦的热忱追求,乔建文不断成长进步,向着的成为患者信任好医生的目标努力奋进。

供稿丨张玉婷

通讯员丨戚珊珊

摄影丨商承媛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发布于:北京市

延边大学研究生(延边大学研究生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资料网 » 延边大学研究生(延边大学研究生院)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